湖南省深圳商会
  您现在的位置: 湖南省深圳商会 > 文章中心 > 商务信息 > 正文

物价上涨较快生活成本提高 各地积极补贴困难群众

作者:李刚、王伟健及新华社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0/11/18 11:30:29

 要解燃眉之急更要长效机制

  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每月百八十块的物价补贴,听起来似乎不算多。但对困难家庭来说,却绝不算少。有了这笔钱,也许就不必太为吃饭操心,菜里就能多放些肉,正长身体的孩子每天就能继续吃上鸡蛋。

  本轮物价上涨,在食品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这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最大。发放物价补贴,对于低收入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补了颗定心丸。难怪,当各地宣布将对困难家庭发放物价补贴时,颇受百姓欢迎。

  这一做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几个月给困难家庭发钱,解决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它将引导一项长效机制的建立:将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与物价水平挂起钩来。

  物价补贴与物价指数形成联动机制后,一旦物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对百姓生活产生明显影响时,物价补贴就开始发放,帮助困难群体充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

  而当物价稳定之后,这特殊时期的补贴也可以取消,打破以往补贴标准基本上“能上不能下”的僵局,避免给财政造成过重的负担。

  对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好事要办好,科学设计离不了:物价涨幅在什么水平时启动补贴?补贴群体怎么确定?机制如何完善?这都是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物价补贴的覆盖人群是否就应以享受城乡低保的人群为准?

  我们知道,在广大城乡,由于各地财力不同,低保标准也有差别。在财政相对困难的地区,部分低收入城乡家庭未能纳入低保范围,但物价波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也非常大。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常见,毕竟低保在农村的覆盖面,远不如城市。

  物价补贴的对象当然要以低保户为基础,但是不是还可以适当扩大受益群体?假如要扩大的话,扩大到什么范围合适?钱从哪里来?这都有赖于各地细致的调研和积极的探索。(黄碧梅)


[稿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刚、王伟健及新华社]
[编辑:颜昆]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湖南省经协深商服务中心、湖南省深圳商会 地址: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梓园巷6号民国旅社戏楼
    电话:0731-89819988 传真:0731-89819988 湘ICP备10202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