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深圳商会
  您现在的位置: 湖南省深圳商会 > 文章中心 > 商务信息 > 正文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湖南篇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合作处 更新时间:2010/11/17 19:46:49
    湖南省高度重视企业“走出去”,将其作为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积极推动和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一、发展概况
  对外投资虽然从2000年才开始起步,但近十年来飞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湖南省累计对外投资达到20.5亿美元,2009年的实际对外投资达到10.16亿美元,位于全国各省市第一位。湖南对外承包合同总额1986年只有250万美元,2009年达到6.3亿美元,项目规模持续扩大,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不断增加,最大的项目金额达到8亿多美元。对外劳务合作至今累计派出人员近5万人。
  (一)对外投资
  2000年1月,经原外经贸部批准,湘潭神州龙实业有限公司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投资100万美元设立阿尔及尔克里斯达床上用品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第一家对外投资企业。此后,湖南省对外投资业务发展迅速。2001年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英国保路捷,开创了湖南跨国并购的先河。2006至2009年,湖南大型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跨国并购增多。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勘帕斯、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CIFA、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澳大利亚FMG等。2007年湖南省对外投资实际投资额1.4亿美元,2008年2.5亿美元,2009年达10.1亿美元。截至2010年8月,湖南省共核准境外企业384家,累计核准中方投资额24.1亿美元。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末湖南省对外投资存量为20.5亿美元。投资行业涉及矿产资源开发、进出口贸易、五金机械、摩托车生产、组装及零配件销售、建材、工程机械产品和轨道产品制造销售、风机技术开发等诸多领域。投资地区主要为东盟、中国香港、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刚果(金)、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对外承包工程
  1986年,湖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承包泰国曼谷北标油厂厂房建设项目,工程总额250万美元,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经过24年的发展,全省已有50多家企业获得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水电、路桥、房建等一批湖南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已具一定影响。单个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大的项目金额达到8亿多美元。
  (三)对外劳务合作
  早在1985年,应德国中餐馆业主的要求,湖南选派了3名湘菜厨师赴德工作,开通了湖南厨师赴德务工的通道。由于湖南厨师技术精湛,吃苦耐劳,输德厨师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2009年平均每年派出厨师100多人赴德国工作。该项目共累计派出厨师3000多人次,湖南成为输德厨师大省,输德厨师也成为劳务湘军的传统品牌。25年以来,湖南外派劳务企业积极开拓外派渠道,针对外派需求,加大储备性劳务的供给,在省内相继设立了60多家外派劳务基地县和培训基地。目前湖南省在外劳务人员近5万人,分布在德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利比亚等国家(地区),每年创造近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为提高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做出了贡献。
  二、2009年发展情况
  (一)对外直接投资
  2009年,湖南省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0.1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3倍,核准对外投资企业94家,核准投资总额53.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倍,其中,核准中方投资额1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倍,超过历年对外投资中方投资额的总和,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跨国并购步伐加快。2008年以前,全省仅有2个海外并购项目,2008-2009年,湖南省共完成11起海外并购,累计中方核准投资额为12.2亿美元。
  2、民营企业 “走出去”步伐加快。截至2009年底,湖南由民营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有260家,核准投资额7亿美元,核准中方投资额6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11%和27%,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量身打造”投资方式,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湖南企业对外投资理念和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注意根据自身情况打造出独特的“走出去”之路。如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在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制造基地、售后服务基地和投资公司,开展本土化经营,努力树立品牌形象。
  4、对外投资商会的成立加强了对境外企业的保护,增强了湖南企业的凝聚力。湖南企业自发在老挝、泰国、阿联酋等成立湖南商会,形成合力,报团发展,同时,加强湖南企业之间以及当地各界的沟通和交流。
  (二)对外承包工程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湖南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营业额下降。全年新签项目45个,合同额6.3亿美元,同比下降59%,完成营业额5.5亿美元,同比下降5%。
  主要特点有:一是市场布局更趋合理。2009年全省新签的45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南省传统承包工程市场非洲、东盟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对欧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开拓取得不俗成绩,新签项目达13个,在发达国家市场拓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是一批设计院所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2009年,湖南省一批设计院所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崭露头角,承担国际项目的能力增强。如,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在老挝签下近1亿美元的大项目;三是对外承包工程方式不断创新,开始尝试带资承包。通过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的锻炼,湖南建工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尝试带资承包,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业务。
  (三)对外劳务合作
  2009年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当年外派劳务人员3.3万人,同比增长37%;年末在外人员4.1万人,同比增长6%。
  主要特点有:一是劳务合作市场以非洲和亚洲为主。2009年新签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4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仍为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目的地,分别输出劳务人员2.3万人和8246人,占全省总额的72%和25%;二是劳务结构有所改善,加工制造业成为外派劳务的主要行业。湖南省进一步加大劳务结构调整力度,外派劳务结构由过去的建筑、纺织等低层次劳务为主逐步向加工制造、海员、工厂管理、护师等高层次劳务发展。加工制造类派出1.8万人,占总额的53%;三是外派劳务基地县和培训基地建设加强。目前,湖南省外派劳务基地县达到21个,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达52个。
  三、主要经验
  (一)省委省政府重视“走出去”工作
  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意见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工作意见》等指导性文件。2005年起,设立了湖南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对湖南省“走出去”企业给予扶持。
  (二)建立湖南企业“走出去”全方位服务联盟
  一是建立政府部门服务联盟。在湖南省“走出去”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商务、财政、发展改革、外汇等部门与外国政府投资促进机构加强联动,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务。
  二是建立法律机构风险防范服务联盟。从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宣传、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跨国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律、智力等服务和保障。
  三是建立金融服务联盟。结合“走出去”企业实际情况,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视情组建“走出去”金融服务小组,为企业制定金融服务方案。
  (三)结合湖南实际,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走出去”之路
  一是以东盟和非洲市场为重点;二是国企民企并进;三是以境外商会为平台,抱团发展,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
  四、发展展望
  到2015年,湖南省对外投资核准中方投资额累计达到5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达到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2%和20%。其中,承包工程企业年度新签合同额过亿美元10家 ,完成营业额过5000万美元10家;外派劳务人员达到5万人,年末在外劳务人员达到8万人;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达到100家,境外企业达500家。
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对外投资合作要实现从主体数量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着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本土跨国公司;二是对外投资合作方式要实现从企业、产品单个走出去向产业集群、梯度转移和优化提升转变,形成以境外工业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湖南省经协深商服务中心、湖南省深圳商会 地址: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梓园巷6号民国旅社戏楼
    电话:0731-89819988 传真:0731-89819988 湘ICP备10202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