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深圳商会
  您现在的位置: 湖南省深圳商会 > 文章中心 > 社会焦点 > 正文

特大城市病该如何化解?郭金龙与代表共商对策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3/3/6 10:30:50
城市、特大城市该如何发展?

  3月5日,在北京代表团的讨论会上,这个问题成为众多代表议论的焦点。

  今年41岁的朱良玉已经在北京打拼了20年。1993年,朱良玉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做起了保安,一干就是20年。

  勤奋刻苦、见义勇为,朱良玉屡屡获得全国性奖项。今年,依旧是外来务工者身份的朱良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在北京,像朱良玉这样的外来务工者数以百万计。

  在讨论会上,朱良玉建议,对流动人口加强服务和管理。

  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万人,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900多万,增长87%,差不多多了一个北京城的人口。而外来人口多达742万人。

  “外来人口为北京作了贡献,北京已经离不开外来人口,但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对资源、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压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最近几年,异地高考、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大量讨论。合理调控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规模,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北京面临的压力很大。”欧阳淞说,人口膨胀带来的城市压力,前所未有,在方方面面都存在,产生了不少困扰。如何有效解决外来人口激增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全国小康目标实现。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要有清醒认识。

  欧阳淞所说的城市压力,已经在最近几年中屡屡爆发。

  在北京,一场小雨就可能带来全城拥堵,一场大雨就可能把京城变成泽国。尽管北京已经加快了公交、地铁的建设速度,但拥挤已经成为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难言的苦衷。为此,买房要限购,买车要摇号。

  不仅如此,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在步步走向极限。今年开年,北京就迎来了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长时间地达到6级极重污染,也就是最高的污染级别。

  生活环境的不如意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在网上,不少网友都参与了本地人与外地人孰是孰非的激烈论战。如何能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生活得更舒适,已经是所有人的渴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对特大城市、大城市合理地控制规模。

  这一新提法,对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来说,是个新课题。

  “正视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破解特大城市的服务问题。”郭金龙说,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13亿人口的首都,目前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合理控制规模,确实是新课题。

  郭金龙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不回避,深刻认识,深入研究。

其实,并不是北京一个城市面临这样的问题,上海、广州、深圳等一批特大城市、大城市都在被这个问题困扰。

  欧阳淞开出的药方是,加强城市群规划。增强小城镇的发展,增强其产业能力,实现人口就地转移。

  “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也是减轻特大城市外来人口压力的办法所在。”欧阳淞说,要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布局,量力而行。避免造城工程,要统筹城市化,更好吸纳就业。

  对于北京,欧阳淞表示,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控人口规模,分散中心城市规模,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要尽快出台北京居住证制度,以证管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人文关怀。”欧阳淞说。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湖南省经协深商服务中心、湖南省深圳商会 地址: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梓园巷6号民国旅社戏楼
    电话:0731-89819988 传真:0731-89819988 湘ICP备10202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