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3月29日讯 北京市政府29日晚间发布北京房价调控目标,与此前其他城市调控目标不同的是,北京首次提出要今年要"降"房价,并且没有参照此前被普遍沿用的GDP与人均收入增幅。
北京市《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指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2010年相比稳中有降。
新建普通商品房要降价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国强(微博)29日晚间向网易财经表示,北京房价调控目标的新意是,没有简单地沿用GDP和人均收入增幅作为指标。相比其他城市,显示出了更积极的姿态。
陈国强分析,新出台的北京房价调控措施对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分类管理,一稳一降"。稳的是保障房价格,降的是新建普通商品房价格,并且对价格上涨过快的区域和项目严格调控,促使房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陈国强参加了今日下午北京市政府举办的房价控制目标座谈会,据他介绍,会上并没有提到降幅应该是多少。
"北京降房价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从新国八条到京十五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最大力度地抑制投资性需求,同时加大保障房、普通商品房供应,做到稳中有降。"陈国强表示。
2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4%,环比升0.5%。不过,3月前期,新建商品房成交量下挫,价格随后也出现松动。上周末,网易财经编辑在位于西四环的中海九号看到,将于4月初开盘的该项目,目前均价为32000元/平米,但项目销售人员告之,此前项目的预期价位为37000元/平米。
对于北京版方案中没有提到的高端住宅房价,陈国强表示,可以通过信贷、税收、差别化土地增值税预征的手段来控制高端住宅市场的价格变化。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被普遍遗忘
继上海版调控目标昨日出台之后,北京、深圳、广州房价调控目标于今日悉数而出。在迄今所有出台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中,只有北京明确提到了降房价。
备受关注的一线城市房价调控目标3月末集中出炉,除北京外,其他城市房价今年将继续上涨,并未给买不起房的人们太多惊喜。
北京住建委主任隋振江29日透露,北京房价调控目标综合考虑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支付能力。按照隋振江的说法,GDP并没有成为北京房价调控目标的参照,而是首次提出了综合考虑"支付能力"。
同样是29日,深圳版方案公布,2011年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的涨幅低于我市本年度GDP和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此前,深圳市委定调今年GDP和人均收入增幅约为10%。
广州版调控目标也于29日公布,房价涨幅要低于GDP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的增幅。
此前,二三线城市房价调控目标频出,大城市始终按兵不动。3月28日,上海终于按捺不住,率先表示2011年房价涨幅要低于GDP增速和人均收入增幅。上海今年GDP和人均收入拟增长8%左右。
上海方案一出,便引来各方质疑。"居民收入增长10%与房价增长10%完全是两个概念。"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博客)表示,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00元左右,增长10%即增长3200元;而上海2010年平均每套房价格为260万元,增长10%意味着增长26万元。
2011年1月26日出台的"新国八条"指出,今年各城市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但是,控制涨幅成为各地出台今年房价调控目标的首选。北京之前,无一城市提"降房价"。各城市均是以GDP和人均收入增幅为参照,"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被遗忘。
按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的研究,房价收入比应该是用来衡量房价是否处于居民收入能支撑范围的重要指标。虽然近年城镇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但北上广深等典型城市近10年的房价收入比基本保持逐年上升(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造成房价收入比上升的根源就是典型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通知全文: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并听取社会意见,现将2011年度本市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公布如下: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2010年相比稳中有降。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本市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实现调控目标。
特此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微博热议:
华生: #楼市调控# 点评“限价目标成了涨价目标”:这是楼市调控乱弹琴的必然结果。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查看微博]
周天勇: 房价上涨10%,一定是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高于农民工收入增长,这样下去,想买房子的大部分老百姓买不起房子。这显然不是考虑民生,而是在考虑财政能收多少。[查看微博]
李明老师: 一线城市中上海率先公布房价控制目标:房价涨幅低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就是说2011年上海房价还可以涨8%。这是上海官方的一大败笔,与中央要求相距甚远。上海房价已经透支十年,收入房价比超高,政府的目标还要涨,太不道德,太不理智,为一线城市树立了一个坏样板。[查看微博]
谢逸枫: 价格控制目标应该把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参考物,作为价格控制目标必要的选择因素,才是最合理的.首先经济增长目标10%以上GDP10%以上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10%以.其次是全国的房价上涨的幅度都是在10%左右.最后是通胀率4%,应该考虑到住房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不是可支配收入增长[查看微博]
附:部分城市调控目标
广州: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涨幅要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增幅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深圳:2011年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的涨幅低于深圳市本年度GDP和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上海:2011年度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
兰州:涨幅不超过9%,低于当地预期的GDP增长14%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的指标。
丹东:确定涨幅不超过 9%-9.5%。
榆树:2011年度新建住房“增幅低于2010年新建住房价格增幅”,而榆树2010年新建住房的价格增幅高达 50.5%。
西安:涨幅不得高于15%。今年西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指标为15%。
海口:涨幅要低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2011年,海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0%左右。
济南:涨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
肇庆:不高于本年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嘉善:涨幅不高于本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宜春:增幅控制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例以内。
锦州:平均价格增幅拟定为不高于13%。
昆明:涨幅不能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按昆明十二五规划,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均为10%。
岳阳:平均价格增幅不高于10%。
沈阳:低于当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幅度(这两个指标预期目标为12%)。
合肥:涨幅不高于年度GDP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贵阳:不高于全国平均值。银川:涨幅控制在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预期目标为10%)。
各地看点
全国共有超过40个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
不过,很多城市没给出具体数据,而将调控目标跟“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等挂钩,典型代表有济南、宜春、合肥、嘉善、肇庆等。
给出明确数据的城市中,则普遍将房价涨幅上限定在10%左右。如西安定在15%,锦州定在13%,沈阳定在12%,海口、昆明、岳阳、银川等市都定在10%。
最宽松——— 榆树市规定,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增幅要低于2010年新建住房价格增幅,而后者高达50.5%。
最“严厉”———兰州市规定房价涨幅不超过9%,丹东市则规定涨幅不超过9%-9.5%。在40个城市中,两地房价属较低水平。
最模糊———贵阳市规定的房价调控目标是:不高于全国平均值。 
|